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干货|实验废弃物分类与安全处置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2019 -03 -07

        随着各种实验材料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实验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实验室废弃物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随意大量地无序排放,不仅会直接危害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周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规范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曾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防止污染环境,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实验废弃物概述

微信图片_20190307135420.png

实验废弃物定义

实验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在实验室的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气态、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三废”(废气、废液、固废)物质、实验用剧毒物品、精神类、麻醉类及其他药品残留物、实验动物尸体及器官组织、病原体、放射性物品,以及实验耗材、橱柜、电器、生活垃圾等各类废弃物。对实验废弃物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类管理,直接关系到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能否顺利进行,更是实现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内在要求。

实验废弃物分类


实验废弃物的成分和污染程度不同,分类形式也不同。根据其污染程度、主要成分和基本性质,分类如下:

1、化学实验废弃物。化学废弃物按物理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液和废渣三种,简称“三废”。


2、生物实验废弃物。主要是指实验过程中使用过或培养产生的动植物的组织、器官、尸体、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培养基,以及吸头、离心管、注射器、培养皿等各种塑料制品等。


3、放射性废弃物。指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者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其放射性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国家标准或审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所引起的照射未被排除,又预期不会再利用的废弃物。


此外,还有电子垃圾、机械类实验室产生的粉尘等,对于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将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实验废弃物的危害


1、对人的危害。实验室泄漏或挥发的刺激性有毒气体,如常见的氯气、氨气、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甲烷、乙烷、乙烯等,这些气体还有容易造成人体缺氧,引起各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对环境的危害。

污染土壤。实验室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任意堆放,有毒的废液、废渣很容易渗入土壤,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导致草木不生;还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后果严重。


污染水体。实验室废弃物未收集,直排下水道,或露天存放,在雨水作用下流入水体、污水管网中,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与破坏。


污染空气。废弃物如未能妥善收集和管理,在温度和水分作用下,将会发生挥发或分解,在风的吹动下扩散,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人体健康。


化学实验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化学废弃物具有可燃、腐蚀、毒性等危险特性,对其处理一般遵循减少产生、及时收集、集中存放、分类处理等原则。



化学废弃物的危险特性


化学废弃物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可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毒性等。化学废弃物的毒性表现为以下三类:


浸出毒性。用规定方法对废弃物进行浸取,在浸取液中若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其浓度超过规定标准,就可认定具有毒性。

急性毒性。指一次投给实验动物加大剂量的毒性物质,在短时间内所出现的毒性。通常用半致死量表示。

其他毒性。包括生物富集性、刺激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及传染性等。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原则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物,不得污染环境,在此前提下,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减少产生。有效控制废弃物的生成是处理废弃物的重要环节。

2、及时收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收集,形成“即生即收”的观念和制度,减少其扩散、污染的时间。

3、集中存放。在实验室内应该设立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区,集中存放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

4、分类处理。由于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复杂多样,要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以便于对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废弃物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期安全处理。



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以及过期不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不能随意丢弃或排放,也不得随意掩埋化学固态、液态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将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规范、妥善处理。


1、气体废弃物

凡是有气体产生的实验都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对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必须进行必要的吸收处理或采取处理措施。


2、液态废弃物。

俗称“化学废液”,可按含卤有机废液、一般有机废液和一般无机废液三类进行收集处置。

收集一般化学废液时,废液收集容器上须贴有专用标签,标签上应详细记录不同时间倒入废液收集容器内废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有可能发生异常反应,则应单独暂存于其他容器中。

一般化学废液收集容器中的废液不应超过容器最大容量的80%,当废液收集到一定量时,联系相关单位,统一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剧毒废液,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先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处理的应分别暂存在单独的容器中并做详细的记录,不能将不同种类剧毒废液混装在一个容器中。

有机液体废弃物。不得将有机废溶剂、废试剂等直接倒入下水道进行排放,须按照“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进行分类,分别存放于专门的有机废液收集容器中,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无机液体废弃物。不得将含无机重金属的无机废液直接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放,须存放于专门的废液桶中,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一般化学废液的收集应使用专用收集容器,容器口应密封良好,不能使用敞口或有破损的容器。


3、固体废弃物

无害固体废弃物。实验室垃圾不得丢弃于实验楼走廊内,必须用垃圾袋或垃圾桶存放于各个实验室内,由实验员或学生送到废弃物收集站集中存放,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有害固体废弃物。产生这些固体废物后应及时装入容器,贴好标签,并做详细的记录,送废弃物收集站存放。积存到一定量时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过期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废弃试剂应原瓶存放,保持原有标签。积存到一定量时应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实验室常见的废弃物还有一种是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是实验室被废弃不再使用的电器、电子设备或各类电子器件等,主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电器,以及计算机、电路板等电子科技的淘汰品。


电子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深入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损伤;有机物经过焚烧,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都造成危害。

关于我们

  • 服务承诺
  • 解决方案
  • 新闻中心
  • 总部地址:中国 ▪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赛西科技大厦22楼

    实验室基地:中国 ·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大布头路350号101园区1-4栋

    Copyright © 2018 深圳中检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5871号-3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版权专利号:20181015-865)